博雅工道承办2025水域无人系统技术研讨会聚集智能化升级
4月18日,由中原工学院主办、博雅工道(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年“水域多功能无人值守系统暨水下关键装备”技术研讨会在中原工学院圆满落幕。作为国内领先的智能水域装备解决方案提供商,博雅工道携手行业伙伴中星北斗、中海达、天宇利水等企业,聚焦水域监测与作业的智能化升级,深度展示了前沿技术成果与实战应用经验。
会上重点展示了博雅工道研发的水域多功能无人值守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在中原工学院完成部署并稳定运行,为水域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研讨会期间,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现场观摩了水域无人值守作业平台的全流程演示,直观感受系统在复杂水域的稳定运行能力。演示后,各方围绕系统模块化设计、远程控制等技术优势,以及极端环境适应性、运维成本优化、海洋牧场监测等新场景拓展展开交流,从技术迭代、标准制定、产业化落地等方面提出多项建设性建议。
一体化架构:构建全天候无人值守生态
水域无人值守作业平台是一款支持常态化无人值守的多功能水面水下一体化作业系统,以无人船为核心,协同无人码头、水下机器人及远程控制中心三大系统实现“岸—船—水下”全链路联动。
水域值守无人码头 水域作业无人船
水下机器人 远程控制中心
无人船具备超大载荷能力,可灵活搭载多波束测深仪、ADCP等专业设备,满足深水测深、水质监测等多元任务需求。水下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且接口标准化,支持快速插拔拓展,适用于复杂水下环境的目标搜寻与地貌测绘。各设备通过自组无线通信网络与控制中心实时互联,支持24小时×7天连续作业,显著降低人工干预成本与现场作业风险。
智能赋能:让水域监测更精准高效
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自主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无人船内置GNSS双天线定位导航系统,支持自主导航与路径规划,可按预设航线自动巡航、避障及返航,即便在强风浪环境中仍能稳定作业。
控制中心集成多视角监控与跨城区远程操控功能,操作人员通过一键式操作即可完成任务下发、设备状态监控及数据实时回传,真正实现“无人值守、有人监管”的高效模式。
数据显示,平台单次作业续航超6小时,累计航程可达70公里,数据采集精度较传统手段提升30%以上,为水利管理、生态保护等领域提供了高频次、低成本的监测解决方案。
全场景适配:解锁多元水域应用可能
区别于传统水域监测设备,博雅工道水域无人值守作业平台通过“硬件模块化 + 软件智能化”设计,打破单一功能局限,实现“一套平台、多重应用”的高性价比优势。
No.1 环保巡河
搭载水质多参仪,实现水体 pH 值、溶解氧等指标的实时监测,助力流域污染溯源与治理。
No.2 水文测验
通过走航式 ADCP 与多波束测深系统,完成流速流量与水下地形的高精度测绘,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No.3 应急响应
搭载的水下机器人(ROV)可快速潜入复杂水域,执行沉船搜救、管道检测等高危任务,大幅提升突发事件处置效率。
作为国内水域智能装备领域的创新践行者,博雅工道将持续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伙伴的合作,推动水下机器人、智能感知等技术的迭代升级,为智慧水利、生态保护等领域提供更高效的智能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