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寒冬逆操作,万高药业投研发扩产能破解困局

2025-10-20 11:21   来源: 大众时报网

  江苏万高药业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已21年。在21年的发展历程中,企业不仅成功应对专利诉讼,还在行业集采背景下坚持投入,逐步建立起"仿创结合"的产业体系。

  与其他企业戏剧性转折不同,姚俊华的创业历程更像一场马拉松。2009年,属于厚积薄发的起始,公司研发的十几个产品陆续取得批文,几个高血压品种逐渐获得市场认可,员工从几十人增长至300余人。这段平稳发展的阶段,为万高后来的转型积蓄了力量。

  姚俊华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字:"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这位在沈阳药科大学攻读专业、曾在国企、外企、民企辗转多年的创业者,始终将"让百姓用得起药"视为初心。"百种常用药,万高精心造"的口号提出不仅仅是姚俊华作为一名医药行业从业人员坚守的底线基石,更是他脚踏实地实施"以实业守护健康、以责任反哺社会"企业理念的生动诠释。

  2019年,医药行业迎来分水岭。国家集采政策的推行让仿制药利润断崖式下跌,许多企业收缩研发投入以求自保。然而,姚俊华却在这一年做出了三个看似逆势的决策:加大仿制药研发、启动创新药布局、升级产能体系。

  "当时业内对仿制药的信心降到了冰点,但我们认为,越是无人敢投的时候,越是机会。"姚俊华说。他坚持"在冷门领域做差异化创新"的策略,通过改造老旧口服固体制剂车间,新建现代化的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口服液车间、滴眼剂车间、外用制剂车间,万高将产能提升近10倍,同时仿制药批文数量跃居行业前列。

  提到未来的规划,姚俊华将万高的战略总结为"仿制药保生存,创新药谋未来"。在高血压、糖尿病、骨科等领域,万高通过"多品种战略"应对集采冲击,确保在仿制药的"微利时代"依然能凭借成本和规模优势占据市场,为创新药的研发输送资金"弹药";另一方面,坚定执行创新药是"发展之本"的理念,万高首个创新药有望明年年底获批,第二、第三个创新药也进入研发关键阶段。姚俊华坚信,创新药能为万高打造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药品研发周期长,仿制药要3-4年,创新药甚至需要10年。如果2019年没有果断转型,我们可能已被时间拖垮。"姚俊华坦言。这种长线布局的定力,来源于万高这艘巨轮掌舵人的韧性底色。2019年到今天,万高已经取得了近50个仿制药批文,第一个创新药于今年7月申报NDA,在药智网发布的2025年化药研发实力排行榜中,万高排在至第32位;在全国4千多家制药企业中,万高的过评品种数量排在第27位。

  历经21年发展,江苏万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业务模式从早期的委托生产(CMO/CDMO)逐步扩展到高端仿制药与创新药相结合的研发布局,产品线也从单一领域发展为覆盖心脑血管、糖尿病、抗肿瘤、消化道等多个治疗领域。目前,万高药业已接近实现其"百种常用药"的发展目标。姚俊华曾表示,做好企业是对社会贡献的重要体现。万高药业的发展路径印证了这位企业创始人的初心之时,同样反映了国内制药企业通过持续研发与结构调整,逐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历程。

  2025年,万高赞助苏超联赛的举动引发关注。姚俊华解释:"制药与体育的本质都是守护健康。我们不仅是药品制造者,更要成为健康生活的倡导者。"作为一名研究型企业家,在姚俊华带领下的万高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和"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通过"体育+健康"的融合创新,推出了全新家庭用药健康IP"万万家族"赋能全民健康事业。而这一契合政策调性与市场步伐的举措,也为企业的市场销售额提供了助力。


责任编辑:小美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大众时报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地图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投诉建议 sitemap

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和镜像,如有发现追究法律责任 粤ICP备2020138440号